第(2/3)页 灵霄道人曾亲口所言,他等了陆尘万余年! 这意味着,早在万年前他随佛教攻入冥界之初,其目标就是为了等待今日,接应陆尘! 可万载之前,陆尘连细胞都不是! 他灵霄,又是如何能精准预知万年之后,陆尘一定降临冥界? “难道……这一切的背后,皆是周问心的布局?” 释迦牟尼的脑海中,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张清丽绝伦、让他这等佛门之主见了亦难以心静的面容。 她,周仙子,曾亲自前来,邀请他率领佛教参与那场惨烈的第二次灭世大劫。 可他有自己的判断。 那场劫难,乃是天命注定的人族清洗,若他当时带着佛教精锐参战,结局必然会是,佛教传承,断绝一处! 他们这些佛,都将成为劫灰! 所以他选择了避世,选择了带领整个佛教,进行这场“战略性转移”。 正是在对天地至理的深入感悟中,他发现了冥界的存在。 此地因冥河流淌而形成,看似只是亡灵轮回往生之地,但经过他漫长的探索,赫然发现,这冥河亦是——生灵诞生之源! 它是这方世界的母亲河!! 在天地初开,混沌分判之际,世界一分为二:一为黑暗大陆,一为光明大陆。 而冥河,便是横亘于这两块大陆之间,最初的分界线。 冥河中飘荡的无尽灵体,会随机停留在两岸,而后投入两块大陆,转生为妖,或是为人! 但这些最初的‘灵’究竟从何而来? 他不知,却极度渴望知晓这个最终的答案。 于是,在入主冥界后,释迦牟尼便发下宏愿,沿着冥河,开始了一场长达三千年的逆流苦行。 他欲穷尽冥河之源,探寻生命的终极奥秘。 然而,仿佛有某种至高无上的规则之力笼罩,他始终无法真正抵达冥河的源头。 那尽头,如同镜花水月,可望而不可及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