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先生妙算,令人叹为观止。只是不知,先生何以能凭几个指节掐算,便知那茫茫泾河,何处有鱼群聚集?” 袁守城见问,并不藏私,引动周身清微的灵气,在空中虚点,竟依稀有八卦虚影一闪而逝。 “道友请看,” “此非寻鱼,乃是卜时与位。老夫所算,乃是此刻天地气机交汇之节点,水流灵气汇聚之方位。那黑石潭下,水漩之东,正是今日酉时,泾河水域中生机最为勃发、水族最为活跃之所在。” 杨婵听后惊叹:“原来如此,佩服!” 杨婵若是用法力也知晓,但是不用法力之下,自然是佩服这种凡人之中的厉害人物。 袁守城含笑,伸手虚引一旁备好的两张木凳。 “二位,且请安坐。若老夫所料不差,片刻之后,便有生意上门了。” 杨婵依言坐下,听闻此言,眸中好奇之色更浓。 “先生竟连这个也能算到?莫非又是卦象所示?” 袁守城捋须摇头,目光扫过眼前逐渐增多的人流,语气带着一种洞察世情的悠然。 “此番并非依靠卦象,而是观气。” “气?” “正是。” 袁守城耐心解释:“凡开门营生,皆有其场气。若门庭冷落,无人问津,则气机凝涩,如同死水,此谓滞气。滞气一成,则形成积累,路人望之便觉冷清,更不愿近前,往往一日都难开张。” “而二位到来,非同一般。这位李道友身负清灵道韵与堂皇正气,杨姑娘更是……嗯,气宇不凡。二位在此坐下,虽不卜卦,只是与我论道交谈,本身便是生发之气。” “交谈一起,声波振动,气机便开始流转,此谓之生发。此气一生,便能吸引周遭游离的、潜在的缘与机。路人远远望来,见此地有人气、有谈兴,便觉此摊有生意,不自觉就会被吸引过来。” 李风听后不由点点头:“此乃是气御万物!” 袁守城颔首赞叹李风的话说道:“故而,并非老夫算定有生意,而是二位道友的到来,自身便引动了这生发之气,生意自然随之而来。此乃顺势而为,观气而动。” 几乎就在袁守城话音落下的同时,一位面带愁容的布衣汉子踌躇着走上前,拱手道:“先生,可否为小人算算……家中走失的黄牛可能寻回?” 第(2/3)页